为帮助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根据2024年11月20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快速响应,制定印发《关于建立山南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通知》。截至2025年3月6日,已走访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4382家(小微企业1732家、个体工商户2195家,其他经营主体455家),已授信453家,发放贷款50483.32万元。
服务一方群众 守护一方安宁 ——记山南市琼结县拉玉乡派出所所长任静亮 图为任静亮向群众介绍发生矛盾纠纷时如何进行“点单调解”来处理问题。 图为任静亮在乡间小路上劝导群众驾驶三轮车时戴头盔文明安全驾驶。 图/文 本报记者 武沛涛 一身洗得发白的警服、一张纯朴灿烂的笑脸、手里永远抱着警务日志,他认真工作的模样,深深印刻在人们的脑海里。 每当提起他,群众都会竖起大拇指。他的名字,叫任静亮。 自2012年参加公安工作,任静亮先后在刑警、督察、指挥中心等多个岗位默默耕耘。2021年底,调任拉玉乡派出所所长。调任后的这几年,他依托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性开展了“点单调解”“提包警务”“平安义警”等“以访促防”工作机制,成为防范各类风险、化解各种难题、维护辖区安全的优秀典型。 解民困,矛盾纠纷的“解铃人” 拉玉乡派出所管辖面积22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行政村5个,人口达4460人。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派出所基层治理的主力军作用,维护好辖区的各项工作?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决心,任静亮带领民(辅)警入村居、进农户、走企业、访群众,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警务维稳工作模式。 “把矛盾纠纷都推到法院去,判是能判了,可大家都是乡里乡亲,心里的那本账如何销得掉?”任静亮对同事们说,化解矛盾,关键还得让老百姓从心底里“解开疙瘩”。 2022年6月,群众桑某与达某因耕地归属问题闹得不可开交,双方谁都不愿退让。正在群众家中走访的任静亮听说后,便上门了解情况。期间,相关综治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也到达现场问原委、讲道理、解心结…… 看到这个现象,任静亮心中有了一个想法,为什么不把政法干警、综治干部、五老乡贤等人员力量组成一个调解团,形成“点单调解”,一站式解决群众矛盾呢? 在任静亮的牵头下,群众之间发生矛盾纠纷时,可以通过“点单调解”模式,按照回避机制直接在调解员信息公示栏中点单,挑选矛盾双方都信得过的“公道人”来参与调解,促进调解过程高质高效发展。 2023年12月,强吉村村民扎某向派出所求助,希望民警能帮助自己解决与丈夫嘎某之间的感情纠纷。 接到求助后,民警将两人带到派出所温馨调解室认真了解情况,并安抚双方情绪,随后向他们展示调解员名单,请他们自己选定调解员。 最终,调解员洛桑扎西作为本村的包村民警,结合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双方诉求,采取案例警示、普法宣传教育等形式,帮助双方达成和解。 扎某回忆说:“当时我和老公的情绪都比较冲动,在民警的调解下,我们了解了相关的义务责任,现在我们的家庭非常和睦。” 办实事,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拉玉乡群众居住较为分散、交通不便,服务和管理工作面临较多困难。 任静亮主动思谋,探索出符合实际的“提包警务”工作机制,把相关文件与材料都放进手提包里,手提“服务窗口”积极主动前往一线,把群众的需求解决在家门口。 “以前我们办事需要自己前往派出所,现在警察同志们三天两头就过来了解我们的情况,尽心尽力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咱们的民警真是‘亚古嘟’(藏语‘好’的意思)。”群众扎桑感激地说。 为了能够及时了解群众诉求,任静亮创办派出所“微警务”,建立了乡镇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网格员、大学生等人员的微信联络群。每一条相关消息他都认真回复,以贴心服务换来群众满意。 2022年8月,拉玉乡遭遇强降雨天气,日玛岗村发生洪水。任静亮第一时间带队前往事发地,蹚着洪水转移受困群众,并帮忙抢运物资、挨家挨户喊话确保全部人员撤离。洪水退去后,任静亮和战友们来不及休息,又马不停蹄投入到道路抢修与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工作中。 辖区内的某家企业被盗,电焊机、切割机等重要器材丢失。接到报案后,任静亮带队迅速展开走访调查,对海量视频监控及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困了,抹点风油精;饿了,来桶方便面……经过78小时连续奋战,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并追回全部赃物。看到企业经营者开心地复工,任静亮顿觉连续作战的疲惫瞬间消失不见,所有的坚守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类似这样的事情不胜枚举,群众达某家的老人因多种原因没有落户,任静亮带着户籍民警追根溯源,查资料、写证明,给老人落了户。在任静亮看来,与百姓打交道没有什么诀窍,他说:“只要有一片诚心,群众早晚看得见。” 强治理,群众平安的“守护者” 将工作触角扎根到群众之中,才能筑牢基层平安基石。 任静亮以“两队一室”警务机制改革为抓手,以乡、村两级管理网格为依托,以警务精细化管理促进规范化运行,形成基层警务管理与社会治理同频共振。 他牵头成立了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定人定岗定职责定任务,确保防范、打击、服务、管理相互衔接补充,推动建立“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联动机制。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拉玉乡派出所依托政法“雪亮工程”,积极协调多部门大力整合资源,帮助辖区学校全部安装了一键报警装置,通过24小时防控,极大提升了打防效能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能力。 任静亮还创新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群防群治力量,在全乡行政村、学校、企业等地建立“平安义警”队伍。派出所包村民警担任组长,村干部、党员、退伍军人、学校教师、企业职工为义警主要力量。 “目前,全乡义警人数已有20人,他们紧紧围绕重点人员、重点部位、重点节点,协助开展治安巡防、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义警队员既是战斗员,也是信息员与服务员。”任静亮介绍,自“平安义警”组建以来,已参与街面巡逻、交通秩序劝导、夜间巡防等事务,还开展了应急演练12次,受理群众求助30余起,接受群众咨询80余人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40余件。 基层治理上,宣传教育尤为重要。任静亮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不断向群众普及法律知识与维稳常识,提高了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任静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警察的责任与担当,在他的带领下,2023年拉玉乡派出所被评为西藏第二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2024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基层党组织示范点、全区优秀公安基层单位。
王君正在南北山绿化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上强调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高质量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 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美丽幸福西藏 严金海主持 嘎玛泽登刘江出席 3月17日上午,南北山绿化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在拉萨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出席并讲话。本报记者 李洲 摄 3月17日上午,南北山绿化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在拉萨举行。这是会议现场。本报记者 李洲 摄 本报拉萨3月17日讯(记者 张黎黎 刘文涛 张尚华)3月17日上午,南北山绿化总结表彰暨2025年度工作推进会在拉萨举行。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高质量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努力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美丽幸福西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作出更大贡献。 严金海主持会议,嘎玛泽登、刘江、肖友才、龚会才、江白、张洪波、白玛旺堆出席会议。 王君正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土绿化工作,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我区实施南北山绿化工程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的具体举措,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战略任务,是增进各族群众福祉的民心工程,意义重大。工程启动以来,经过各方共同努力,拉萨的山越来越绿、气候越来越好,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解决了长期以来高原荒山能不能大规模种树的问题,成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成功实践。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是全区各级各部门和各族干部群众辛勤付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 王君正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将行之有效的好做法上升为制度机制,切实用以指导南北山绿化工程科学有效开展。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自治区党委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积极研究新情况、主动解决新问题、不断探索新机制,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持续推进南北山绿化工作走深走实。强化规划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坚持整体规划、综合治理、提升效益相结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机制、全民参与相结合,科学编制南北山绿化工程规划,出台鼓励和支持参与南北山绿化的政策,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和配套措施,推动全区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造林绿化,保障南北山绿化工程顺利实施。顺应群众期盼,推进生态富民。各级党委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绿化为了人民、绿化依靠人民、绿化成果由人民共享,结合生态增效和农牧民增收,既让南北山“绿”起来,又让群众“富”起来,努力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遵循自然规律,强化科技支撑。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科学合理确定造林模式,把科学绿化贯穿选种、养育、管护全过程,推动科技创新,加强新装备新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科技在南北山绿化中的贡献率和支撑度。 王君正指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刻认识西藏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持续推动南北山绿化工作高质量开展,坚定不移走出一条符合自然规律、符合西藏实际的国土绿化之路,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作出积极贡献。要坚持问题导向、科学完善规划。准确把握国土绿化行动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不断完善规划目标,充分征求科研机构、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建议,结合实际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注重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国土绿化行动。要坚持因地制宜,不断加大造林力度。抢抓春季造林黄金施工期,千方百计争时间抢进度,把成活率作为衡量造林成效的硬指标和重要依据,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要加强项目监管,确保质量成效。坚持造管并举、以管促造,加大法规条例执行力度,加强禁牧封育管理,依法打击恶意毁坏幼林等行为,确保山有人管、林有人护、责有人担,真正做到“种得活、管得好、能持久”。要坚持科学造林,强化科技赋能。坚持把科技理念贯穿南北山绿化工程实施全过程,结合实际探索新技术、新方法,把科技成果应用好、利用好,加大科技在国土绿化行动中的支撑作用,培育一批从事造林的专业化人才队伍。要注重群众增收,推动绿化富民。把南北山绿化工程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专业化培训,提高农牧民群众造林绿化技能,动员组织农牧民群众投工投劳参与造林绿化,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王君正强调,南北山绿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咬定目标不放松,一步一个脚印走、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干,为推进南北山绿化工程提供坚强保障。要强化责任落实,加强机制保障,把南北山绿化工程作为重要工作,主要领导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抓具体,指挥部办公室要健全工作责任制,各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密切配合。要强化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加强督查督办、跟踪问效,确保项目建设按照时间节点顺利推进。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宣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的重大意义、经验做法,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发挥典型引路作用,推动全社会以榜样为力量,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激励各族干部群众积极参与造林绿化,让爱绿、植绿、兴绿、护绿在雪域高原蔚然成风。 会议表彰了南北山绿化先进集体和个人,受表彰代表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