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索 引 号:000014349/2023-00041主题分类:综合政务\电子政务发文机关:国务院办公厅成文日期:2023年07月30日标  题: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发文字号:国办发〔2023〕26号发布日期:2023年08月22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服务   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办发〔2023〕2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区各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深化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认真做好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推动各行业各领域政务服务电子文件从形成办理到归档管理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有力支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不断提升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国务院办公厅         2023年7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推进和规范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国务院关于在线政务服务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政务服务机构开展的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可参照执行。   本办法所称政务服务机构,是指行政机关和其他负有政务服务职责的机构。政务服务,是指政务服务机构在办理依申请办理的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过程中提供的服务。政务服务办理系统,是指政务服务机构提供政务服务使用的统筹建设或者自行建设的信息系统。   本办法所称政务服务电子文件,是指政务服务机构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通过政务服务办理系统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数字格式的信息记录,由内容、结构、背景等组成。   本办法所称政务服务电子档案,是指具有凭证、查考价值,对国家以及社会具有保存价值,并归档保存的政务服务电子文件。   第三条 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应当遵循统一规划、全程管理、规范标准、高效利用、安全可控的原则。   第四条 来源可靠、程序规范、要素合规的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可以以电子形式归档并向档案部门移交,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不再以纸质形式归档和移交。   电子档案与传统载体档案具有同等效力,可以以电子形式作为凭证使用。   第五条 国家档案局、国务院办公厅负责统筹协调全国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研究制定相关政策、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   各级档案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本级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审查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   各级政务服务机构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应当推动完善政务服务办理系统归档功能,积极推进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做好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形成、办理、归档和政务服务电子档案保管、利用、移交等工作。   各级档案馆应当明确政务服务电子档案移交进馆要求,建设满足电子档案长期安全管理需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应用系统,保障政务服务电子档案规范接收、长久保存和共享利用。   第六条 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当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政务服务办理系统与电子档案管理信息系统衔接,支撑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全流程管理。   第七条 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当依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机关档案管理规定》、《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文件以及部门行政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公共服务目录等确定本单位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并纳入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进行管理。   政务服务办理全过程中形成和调用的证据性材料、程序性材料、结果性材料等应当纳入归档范围。政务服务电子档案保管期限应不低于行政管理、诉讼、审计等活动所需的追溯年限。   第八条 政务服务电子文件一般以办件为基本单位进行归档整理,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元数据和以数据共享形式调用的电子证照等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应当与该办件办理材料一并归档。涉及联合办理的政务服务,相关政务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工作。   第九条 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格式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并且通用、开放、不绑定软硬件。加密的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应当解除加密技术手段后归档。   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一般采用在线实时归档方式,不具备在线归档条件的,可以采用离线归档方式,归档时间最迟不能超过办理完毕后的第二年6月底。   第十条 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政务服务电子档案移交等环节进行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安全性检测。   第十一条 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当做好本单位政务服务电子档案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开展电子档案备份,做好电子档案登记、日常检查、转换、迁移、鉴定、销毁等工作。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办理过程中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规范使用密码技术进行保护。   第十二条 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档案馆移交政务服务电子档案并附具开放利用意见。各级档案馆应当做好政务服务电子档案接收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接收的政务服务电子档案进行检测,确保真实性、完整性、可用性和安全性。   政务服务电子档案移交一般采用在线移交方式,不具备条件的可以采用离线移交方式。   第十三条 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应当在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的前提下,依托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进本单位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共享利用。   第十四条 各级档案主管部门可以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督促有关单位及时整改。   第十五条 涉及国家秘密的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依照有关保守国家秘密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办理。   第十六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档案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政务服务机构,可以参照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的具体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国家档案局、国务院办公厅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今年以来引领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稳中求进述评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中国经济走势举世关注。   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出稳健坚实的步伐。   努力实现良好开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盛夏7月,中国向世界亮出半年经济答卷——   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置身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一系列指标彰显中国经济韧性。   7月21日,中南海。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指出:“我国经济恢复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处于领先地位,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光明。”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坚定战略自信,以“中国之治”应对“世界之乱”。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强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立足新开局,掌舵新航程。   坚持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勉励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并围绕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部署: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没有高质量发展,就谈不上社会主义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四个月后,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苏苏州、南京等地考察,进一步提出江苏要“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为江苏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各行各业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领航定向。   高质量发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本质要求,也是开局之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关键词。   2月7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好开局之年的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4月3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4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强调要“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引中国经济航船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行稳致远。   坚定前行信心,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这样强调,并就“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等重大问题作出全面部署。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坚定信心、步调一致向前进。   7月19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发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和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深切关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围绕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党中央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各地各部门有力有效贯彻落实,推动中国经济迎难而上,切实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季度以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机构纷纷调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彰显对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2023年7月11日,在江苏省太仓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批新能源汽车即将通过专用框架运输方式出口(无人机全景照片)。   “全世界都从中国发展中受益。”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说,中国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令人鼓舞。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在上半年经济指标中,一组数据引人关注——   在位于江苏常州溧阳的上汽时代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工人在车间进行电池生产(2023年2月16日摄)。常州市拥有锂电池电芯及配套生产企业120余家,动力电池产业2022年实现产值超1700亿元。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中国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9%。   2023年6月17日,在阳光中科(福建)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工人在高效太阳能电池车间工作。该公司位于福建泉州南安市,是国家级绿色工厂企业,无尘自动化生产线日产太阳能电池80万片。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累积,这是回稳复苏的印证,也是转型升级的足音。   “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如此强调。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处在回稳复苏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期,内生动力还不强,需求仍然不足,经济转型面临新的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需克服不少困难挑战。   辩证认识、科学统筹经济发展质和量的关系,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经济在扎实推进转型升级中不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   坚持创新引领,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中积蓄发展动能——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要重视实体经济,走自力更生之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们要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构建新发展格局来攻克科技难关”……在地方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组建中央科技委员会,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印发,聚焦科技工作前瞻性谋划、系统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   这是2023年6月30日拍摄的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制氢厂储氢罐区(无人机照片)。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首个万吨级光伏制氢项目投产,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今年以来,许多领域的创新成果让世界眼前一亮。   2023年6月28日拍摄的全球首台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吊装现场(无人机照片)。   这是2023年6月6日拍摄的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   加快提质增效,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筑牢发展根基——   上海本地,提供由芯片、软件等组成的“大脑”;向西约200公里外的江苏常州,提供动力电池;向南200多公里外的浙江宁波,提供一体化压铸机……在长三角,一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可在4小时车程内解决所需配套零部件供应。   产业体系的质量,决定了经济发展的质量。   5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进一步部署:“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聚焦薄弱环节补链,深入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坚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牵引,从中央到地方,一系列举措加快经济提质增效。   上半年,太阳能电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产量分别增长54.5%、34.1%。截至目前,各地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近8000个,智能制造新场景、新方案、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技术赋能效果明显。   推进结构调整,在全面绿色转型中增强竞争力和持续性——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4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   两个多月后,6月7日下午,正在内蒙古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呼和浩特市的中环产业园。园区入驻的16家半导体和光伏行业企业竞相跻身国内、国际第一梯队,成为三北地区探索绿色转型发展、走创新之路的一个缩影。   2023年3月3日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拍摄的光伏发电基地(无人机照片)。   站在屏幕前,习近平总书记细致询问沙漠里的那些大项目,红线、蓝线交织错落,勾勒出新能源发展的勃勃生机。   7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784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总装机比重超50%;截至目前累计推广近3万种绿色产品,建设绿色工厂3616家、绿色工业园区267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碳排放平均减少了21.2%……   低碳转型逐“绿”前行,从区域、城乡到产业迈出坚实步伐,充分印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始终坚守人民情怀——“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着眼下半年经济工作,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大民生保障力度”。   越是经济运行面临复杂形势,越要切实兜牢民生底线,擦亮发展的温暖底色。   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今年保障民生所需、增进民生福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月3日,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切实解决广大百姓关心关切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河北廊坊三河市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医务人员为入住老人测量血压(2023年7月20日摄)。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着力稳增长、补短板、增保障,以一系列务实之举惠民生、暖民心、强信心。   调整优化稳就业政策,抓好民生头等大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是重中之重。今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和高校毕业生规模均创近年新高。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把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培训服务,精准有效实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各项政策措施,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群体就业”。   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安排668亿元支持各地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将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延续实施至2024年底,上半年仅人社部门稳就业政策就释放红利超1500亿元;启动高校毕业生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扩大国有企业招聘规模、加快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进度……   2023年7月29日,“扬就业之帆,启梦想之旅”2023年宁夏(银川)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招聘会在宁夏(银川)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举行。求职者(右)在招聘会现场与用人单位交流。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千方百计拓渠道优服务、保用工稳就业。上半年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78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3%,比一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就业形势有所改善,保持总体稳定。   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老有所养是百姓高度关切的“家事”,也是习近平总书记牵挂的“大事”。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基层干部群众视频连线时提出,“特别要强化对特困、低保、高龄、失能老年人的兜底保障”。一个多月后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着力做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一次次重要指示温暖人心,一项项务实之举加速跟进:今年将创建1000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429个城市已完成“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编制工作;《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首次明确老年人面临困难时由国家提供16个基本服务项目……   “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细、顺民意的事办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习近平总书记4月在广东考察时殷切嘱托。   上半年全国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4.26万个,惠及居民742万户;继国家组织集采333种药品累计减负约5000亿元后,中成药首次全国集采启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回应民生关切,补齐民生短板。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7月7日晚,山东临沂蒙阴县垛庄镇垛庄村广场上,一场乡村篮球赛正在火热进行。近几年,垛庄镇建成文化健身活动广场90多处、乡村文化大舞台55个,村村建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民业余生活大为丰富。   这是2023年3月27日在黔东南州台江县台盘村拍摄的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比赛现场(无人机照片)。   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指出,“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印发《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加快建设“15分钟文化生活圈”浸润人民生活空间;鼓励“村BA”“村超”“村排”等基层体育运动广泛安全开展……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人文经济“暖文章”加快书写。   “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执政就是为人民服务,就是让人民群众幸福起来。”习近平总书记4月在广东考察时深刻指出。   打开发展新天地——“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从高空俯瞰琼州海峡南北两岸,广东湛江徐闻港和海南海口新海港隔海相望。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港风光(2023年5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徐闻港是琼州海峡北岸最主要的客货运输港口,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港口。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徐闻港专用码头,详细询问船舶航行时间、港口吞吐能力、安全管理情况等。   离开港口时,总书记嘱咐当地负责同志:“琼州海峡是国家经略南海的战略通道,要把徐闻港打造成连接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现代化水陆交通运输综合枢纽。”   自2020年徐闻港新港区开通运营以来,粤琼两地海上航程缩短一半,只需约1小时就能到达对岸。如今,两个港口各自建设的综合交通枢纽项目或已投入运营,或进入建设冲刺阶段,助力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双向奔赴”。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而提出的战略举措。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   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2.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12万亿元,增长95.9%;今年暑运全国铁路预计7月1日至8月31日发送旅客7.6亿人次,较2019年同期有较大幅度增长;铁路、水利等领域重大项目加快推进,高技术产业投资保持高增长……   今年以来,我国充分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关键性作用,着力释放内需潜力。   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7月24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针对“积极扩大国内需求”作出部署,强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出台若干措施促进家居、汽车、电子产品等重点领域消费,加快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聚焦重点领域、健全保障机制、营造良好环境,出台措施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一系列政策瞄准堵点卡点,畅通经济循环,促进内需潜力释放。   持续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环。   《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发布,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挂牌;集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政策措施,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接连出台,激发高质量发展持久动力。   新发展格局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三届消博会,汇聚3300多个优质消费品牌参展;第133届广交会,2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参会;第六届进博会,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已超过去年;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更加主动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的新发展必将为世界发展提供更多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在广东考察时强调:“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是长期不变的,一以贯之的。中国是不会自己把大门关上的,我们开放的大门还要进一步扩大。”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安全是发展的基础,稳定是强盛的前提。”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就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出要求。   粮稳天下安。近日披露的数据显示,今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923亿斤,居历史第二位,仍是丰收季。夏粮丰,则全年稳。   能源是国民经济命脉。上半年,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4%、2.1%、5.4%,能源稳产增产、供给保障有力。   稳定产业链供应链至关重要。面对美国等一些国家“脱钩断链”的打压,我国加快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未来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只会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峻。”   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   打开中国经济发展版图,新一轮布局正在铺展。   盛夏的雄安新区,一片塔吊林立的繁忙景象:起步区“四横十纵”骨干路网全面开工,4家央企总部、4所高校、2家医院陆续落地建设……   这是雄安新区容东片区(2023年3月24日摄,无人机照片)。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日益增强,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走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21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海南自贸港扬帆起航……一个个重大战略、一项项重要谋划落子成势,大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开局之年时间已过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下,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奋勇前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鼓足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形成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必将汇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努力实现全年发展目标。   

王君正在自治区政法系统调研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王君正在自治区政法系统调研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不断提升全区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   刘江参加   7月23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前往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调研,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这是王君正来到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机关相关处室,与政法干警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工作开展情况。   7月23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前往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调研,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这是王君正听取政法委工作情况汇报。   23日下午,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前往自治区党委政法委调研,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提升全区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努力开创新时代政法工作新局面,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刘江、龚会才、张洪波、夏克勤参加。   王君正先后来到自治区党委政法委机关相关处室,与政法干警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听取全区政法工作情况汇报,对全区政法系统为确保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肯定,代表自治区党委向广大政法干警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王君正强调,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全区政法系统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系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深入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重大原则、重大举措、根本保证,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坚决当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刻领会和把握政法改革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在统一思想中解放思想、在深化认识中提高认识,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政法工作置于大局中思考谋划,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件事情一件事情推进,用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的实际成效检验政法工作能力水平。   王君正强调,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为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时刻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警钟长鸣、警惕常在,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牢牢把握维稳工作主动权,压实工作责任,强化事前预防,不断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着力抓好源头治理、排查调处、集体会商三个环节,积极提升分析研判、防控稳控、化解调处三种能力,建立健全多力量协同、分流化解、责任倒查三项机制,以科学化机制和常态化、法治化理念,把维稳工作做在日常、做到基层。推进基层治理手段创新,紧密结合西藏工作实际,向科技要警力、要战斗力,坚持在务实管用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专业人才作用,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让基层群众会用、能用、用好信息化平台,切实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健全社会治理体系,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健全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保障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工作机制,务求工作实效,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障群众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君正强调,要坚持以全面依法治藏为引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西藏。完善科学立法,增强立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时效性,深入研究、协调解决重大事项,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藏各项工作。严格文明执法,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和管理监督制约体系,努力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持公正司法,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以实际行动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强化法治意识,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工作,提升全体公民法治素养,真正让法治信仰根植于人民心中。扎实推进政法领域改革,坚持以提高执法司法质效为目标,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深化办案运行机制和诉讼制度改革,健全政法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推动政法工作现代化。   王君正强调,要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着力打造高素质政法铁军。时刻保持政治忠诚,深学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强化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真正把对党忠诚熔铸进血脉、落实到行动。坚决整治政法工作中的顽瘴痼疾,突出问题导向,剖析原因、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分类施策,确保整治一个见效一个,全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能力素质,积极研究新情况、主动解决新问题,努力探索科学有效的长效机制,着力开展“教、学、练、战”一体化教育培训,努力在专业训练中增长才干、练就过硬本领。坚持从严治警和从优待警相结合,推进全面从严管党治警,深化落实暖警爱警措施,在纪律上、作风上严格要求,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爱护,在实践中发现培养、选拔使用干部,不断激励广大政法干警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全面增强政法队伍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我市开展《山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学习宣传活动

  连日来,山南市各级各部门多措并举开展学习宣传《山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系列活动,取得较好成效。今年以来,全市共开展《山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讲2217场次,受众10.3万余人次;共开展《条例》线上线下宣传活动1476场次;悬挂张贴《条例》宣传标语4091条;共发放《条例》宣传资料43951册/张。   强化顶层带动,确保推得动。精心谋划部署。市文明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好<山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市)、市(中、区)直各单位充分认识开展好《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重要意义,及时安排部署,认真抓好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推动《条例》进入执法、融入司法、列入普法,确保层层有序推进。突出示范带动。各级各部门将《条例》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载体,对《条例》内容进行解读学习,采取集中学习、自学等多种形式,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原原本本集中学、学用结合深入学的浓厚氛围。市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带头到加查县、扎囊县等地,深入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以及《条例》内容,教育引导群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争做文明行为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传播者。广泛开展宣讲。充分利用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发挥全市1100余名基层农牧民宣讲员作用,通过“理论+宣讲”“入户+宣讲”“田间地头+宣讲”“企业+宣讲”等模式,引导群众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今年以来,市文明办联合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组织市级16支愿服务队伍共开展《山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宣讲活动7场次,受众4800余人次。   强化基层推动,确保做得实。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市委宣传部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纳入意识形态工作内容,作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内容,统筹推进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做到一体谋划、同步落实。5月31日,市文明办向全市39.4万余名移动、电信、联通手机用户发送学习贯彻《条例》文明短信,全面提升《条例》知晓率和参与度。6月13日,市文明办在扎囊县阿扎乡章达村开展“学文明条例 倡文明风尚 建文明城市”——《山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集中宣传活动,通过“理论+文艺”、学生代表和农牧民代表作表态发言、“文明行为”集中倡议、签订文明行为承诺书、现场设立咨询台宣传、开展义诊服务等方式,大力宣传移风易俗、《山南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垃圾分类等内容,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340余种、12500余份。各县(区、市)同步开展活动,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学习文明条例、践行文明行为的热潮。同时,市文明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在贡嘎县吉雄镇刘琼村开展“听时代新声 树文明新风”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邀请获得全国优秀文明村镇的措美县哲古镇卓德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彦基分享在创建全国文明村镇过程中的乡风文明建设的故事;全国三八红旗手次仁宗巴讲述了她身残志不残,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感人故事;优秀基层宣讲员次仁觉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条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倡导群众采取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将《条例》贯彻实施情况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点工作安排,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结合每月5日“西藏新时代文明实践推动日”,积极开展“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弘扬时代新风”、爱国卫生运动等实践活动,广泛宣传宣讲《条例》的内容和意义。浪卡子县将《条例》宣传纳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任务清单,通过“主题+宣讲”的方式,开展《条例》专题宣传宣讲50余场次,引导农牧民群众深入了解要求,主动参与到文明行为促进工作中。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市民政局指导各村(社区)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作用,推进移风易俗,将未婚先育且不履行抚养义务、家庭暴力、铺张浪费等纳入到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教育引导群众文明向上,提升村民自治能力。截至目前,我市575个村(社区)已完成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完成率100%。   强化立体宣传,确保全覆盖。媒体宣传声势大。充分运用“微山南官方”、山南网、山南报、山南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大力宣传《条例》出台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等,提高全社会的知晓度和覆盖面。各县(区、市)纷纷利用“网信琼结”“网信贡嘎”“羊湖之声”“乃东融媒”“网信隆子”“秘境洛扎”等载体和平台,设置普法专栏,刊登《条例》全文,加强群众对《条例》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社会宣传氛围浓。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户外LED电子显示屏、单位宣传栏、“村村通”应急广播、移动车载喇叭等宣传载体,宣传解读《条例》内容,做到时时可见、处处可学,切实营造全社会尊《条例》、学《条例》、用《条例》的浓厚氛围。市文明办印制《条例》宣传册、宣传折页2万余份用于社会面宣传,切实提升《条例》知晓率和覆盖率。   强化群众参与,确保可持续。市文明办创新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党的恩情话不完 百姓生活比蜜甜”“多彩非遗迎新年 弘扬新风展风采”“甜茶馆里话党恩”“新生活 新风尚 新年画”、红色电影进茶馆等实践活动,大力宣传《条例》内容。乃东区开展“倡导文明行为 建设幸福乃东”活动,通过“文艺+宣讲”的方式向广大群众讲解《条例》内容,推动《条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隆子县开展“践行条例 从我做起”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扩大学习宣传覆盖面,引导全县上下,同心共力促进文明行为。浪卡子县各乡镇积极推行文明积分管理机制,建立“以文明行为和志愿服务兑换积分、以文明积分兑换物品”的农牧民素质提升激励机制,激发广大群众参与、践行《条例》的热情。琼结县对35个先进集体和50个先进个人在“网信琼结”“微琼结”“琼结融媒”等媒体上宣传,制作典型事迹宣传短视频70期,线上线下广泛传播推送,用“身边的感动”汇聚成崇德向善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