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用“软实力”赋能山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12-17 15:51:47 来源:山南市发改委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紧密围绕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预警指标,机制建设、专业培训、数据归集、信用监管和诚信宣传为工作重点,扎实推进城市信用监测排名。10月山南市综合信用指数为70.35分,在全国260个地市中荣获第217名,较去年末提升了40名,连续11个月在自治区地级城市中位居第12016年国家开展监测以来在全国最高排名提前2个月完成桑珠次仁市长作出的坚持问题导向,压实整改责任,强化工作调度,持续补齐短板,今年务必争取指数超七十分,排位上升十位批示要求。

一、注重机制建设,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

相继编印了信息归集、诚信文化宣传、信用监管、“双公示”通报等文件,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系统性支撑。立足山南实际,在自治区地市中首个制定了专项提升方案和任务清单,提出6方面16条重点任务和37项具体内容,明确责任部门、完成时限,动态评估任务进展。在此基础上协调市政府督查室联合开展了两次集中督查,引导行业部门加快推进本行业信用建设。同时,构建了“1+12+N”信用信息归集机制,由市发展改革委和12县(区、市)发展改革委作为信息归集核心机构,统筹协调市级和县级单位信息报送情况,形成全市信息归集“一盘棋”。

二、注重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能力。

分别于5月、7月、8月组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相关单位开展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培训,在11月赴隆子县、错那市开展了西藏自治区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现场培训,共30余户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参加。特别是1014日至21日,依托援藏资源,聚焦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提升工作,在合肥举办了系统性培训,取得了良好成效。培训前,桑珠次仁市长亲自审定了培训方案,对课程设置、现场考察、人员外出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培训后桑珠次仁市长在赴皖学习考察报告上作出肯定性批示,要求以学促干、先易后难攻坚提升,全力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三、注重数据归集,进一步提升数据质量

通过定期通报加压、工作约谈和1+12+N”信用信息归集机制,大力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简称双公示双公示信息应归尽归,同时在区内率先提出断号核查工作机制年以来实现双公示信息归集7295条,同比增加226%,并首次实现行政确认等5类行政信息规范化归集全力对上沟通汇报,全市社会统一信用代码基数由两千多条提升到6万余条。通过调研走访和致函确认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信用承诺数据归集,截至目前已按数据报送标准归集共享完成信用承诺数据3.4万条,首次实现0的突破。

四、注重信用赋能,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效能

信用监管是“放管服”改革中重要制度创新,在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发展改革委引导市市场监管局、财政局、交通局等14个部门在医疗器械、政府采购和道路运输等20个重点领域应用国家推送的企业公共信用信息综合评价结果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有效提升了市场监管效能。全面提升信用修复效率,全年完成信用修复62件,涉及企业54家,平均审批时限0.5个工作日,远低于规定的3个工作日审批期限,帮助企业在参与招投标、争取资金及享受优惠政策时免于失信惩戒,有效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五、注重信用宣传,进一步打造诚信社会氛围

组织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单位开展了工作推进会,针对诚信文化宣传开展了专项培训和任务分解。引导各单位依托3.15消费者权益日”“普法宣传日”“公民道德宣传日”“个体工商户服务月”等时间节点,开展诚信文化宣传报道,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今年以来开展诚信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活动50余场次,诚信文化宣传报道113次,相较于2023年末增加109次。澎湃新闻和信用中国网站相继转载了市检察院扎实做好诚信山南建设宣传报道,取得了良好的舆论效果。

六、注重企业融资,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根据1120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召开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动员部署会议要求,市发展改革委快速响应,建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召集人,市发展改革委为副召集人,市科技局、市财政局等10家市级单位和建行山南分行等6家金融机构为成员的工作专班,并制定了《关于建立山南市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通知》。截至1212日,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已走访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共1945家(小微企业453家、个体工商户1314家,其他经营主体178家),已授信48家,发放贷款4310.9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