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南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暨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0年1月在山南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提请市人大会议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2019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区党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处理好“十三对关系”为根本方法,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三个重点”、办好“四件大事”,聚焦“十大工程”,坚持“完善基础、产业立市、统筹城乡、新区引领”经济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保持了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3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8.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3亿元,同比下降8.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9亿元,同比增长2.1%;完成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446元、14122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3%。
(一)三次产业稳中向好,经济运行态势良好。一是农牧业生产健康有序。农作物种植面积达到48.53万亩,粮经饲比例调整为70:18:12。粮食产量达到16.42万吨,其中青稞产量10.86万吨,实现十二连增。预计,蔬菜、油菜产量分别达到7.2万吨、1万吨,肉、奶产量分别达到2.33万吨和7.5万吨。预计全年农林牧渔业产值达到13.5亿元,增长7%以上,实现增加值7.7亿元,增长4%。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福地大包装水一期项目已投产。中材祁连山120万吨水泥项目有序推进。加查、大古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加快建设,截止11月底,藏木、拉郊、嘎堆水电站、光伏电站上网发电量达到25.57亿度,实现产值8.53亿元。重点骨干工业企业生产稳定,预计,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其中华新水泥产值同比增长53.1%,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44%。全年工业增加值达到20.2亿元,增长14.5%,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三是服务业平稳发展。旅游发展稳定向好,借助雅砻文化节、藏博会、“双微一网”等活动平台,积极推介“藏源寻根之旅”、“赏勒布杜鹃花海之旅”、“玉麦边境环线游”等系列产品,举办了2019环羊卓雍措自行车公开赛和首届山南市旅游文化发展论坛。预计,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93万人次,同比增长20%;实现旅游总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4%。金融存贷款余额分别为400亿元、3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6%和下降3.9%,银行、证券、保险业等金融秩序良好。哈达幸福花苑、乃东花园、桑吉林等房地产项目加快实施,房地产市场日趋繁荣。电子商务进农村项目有序推进,电商县域服务中心展销商品202种,实现电商网络交易额4406.7万元。圆满举办第三十九届雅砻物资交流会,参展商户数量达到近5000家,参展商品902种,参展人数达到38.2万人次,累计完成交易额6.51亿元,同比增长8.3%。
(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投资拉动仍然有力。累计开工“十三五”规划大项89个,完工大项32个,开工子项696个,完工子项590个,累计完成投资584亿元,子项目开工率达到89%,投资完成率达到82%。2019年,落实中央预算内项目142个,总投资75亿元,到位资金16.6亿元,实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23个,截止11月底完成投资177.7亿元。加查、大古水电站建设有序推进,累计完成投资分别达到48亿元、52.9亿元,拉康电站启动“三通一平”工程,能源产业建设不断加快;拉林铁路山南段进入铺轨阶段,贡嘎机场航站楼改扩建项目已进入钢结构施工阶段,国道560和国道219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三区三州”农网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卓于水库已完成截流,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完善;市完全中学于9月开学招生,市人民医院异地迁建项目建成完工,贡布路和格桑路提质改造、泽当城区排水防涝、金珠南路、泽当大道主路东延伸等一大批市政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社会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三大战役稳中有进,重点工作成效显著。一是脱贫攻坚加快推进。《山南市关于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2018年-2022年)》编制完成,即将印发执行。新增7091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扎实推进,37个安置点全部动工建设,年内可搬迁入住21个安置点,搬迁群众795户2834人,其余安置点正加快实施。森布日高海拔生态搬迁安置点已搬迁入住957户4058人,三岩片区加查江塘安置点建成具备搬迁条件。累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19个,完成投资38.68亿元,其中完工项目162个,完工率74%,实现产业脱贫16850人,辐射带动2.8万余人受益。落实生态岗位5.2万个、补助资金1.58亿元,带动贫困群众年人均增收3500元。坚持“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精准施策,全市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底线标准,全市脱贫人口达到16983户53383人,贫困发生率降为零。二是严密防范重大风险。持续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从源头控制新增政府债务和政府隐性债务。积极开展存款保险工作,严厉打击非法集资及其他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截止11月底,不良贷款率为0.04%,安全可控,未发生影响金融稳定运行的重大金融事件、案件,金融秩序良好。三是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扎实开展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期间受理的61件已整改59件,自治区环保督察发现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方案》和《山南市“白色污染”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开展环保执法检查8200余次。强化水、大气、土壤三大污染防治,统筹推进机动车尾气检测和淘汰黄标车、老旧车辆工作,共淘汰黄标车、老旧车1670辆。扎实推进消除“无树单位”和提质增绿行动,消除“无树路”18条,约446公里,种植树苗9万株。
(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释放。一是专项改革稳步推进。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一网、一门、一次”和市政务服务中心“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市县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结率达到90%。深入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全年累计减免税费4.5亿元。完成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和公平竞争原则,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强商事制度改革,非公市场主体发展到3.3万户,注册资金448.3亿元,分别增长27.2%、25.7%,“全程电子化”、“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率全面提升。全面完成党政47家单位机构改革工作,构建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党政机构职能体系。二是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进行了修订,正式出台了《山南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若干规定》。依托2019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山南市招商引资专场推介会、2019中国西藏雅砻文化节招商引资推介会及湖北分会场活动等重要平台,积极与区内外企业开展经贸洽谈活动,2019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40个,协议总投资达93亿元。祁连山水泥、乃东哈达幸福花园、葡萄观光园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有力助推能源、建筑建材、房地产等产业发展。三是受援工作持续深化。顺利完成第八(六)批对口援藏项目审计工作和八(六)批与九(七)批援藏轮换工作。措美县卫生服务中心、琼结镇完全小学、隆子县规范化学校等一批民生项目顺利推进,完成援藏投资3.5亿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举办了首届就业援藏专场招聘会,开发对口援藏省市事业单位岗位78个,聘用山南籍高校毕业生19人。扎实开展“十四五”援藏规划前期调研工作,形成了前期研究基本思路。四是幸福家园建设稳步推进。编制完成《西藏山南幸福家园发展规划》、《西藏山南幸福家园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西藏山南幸福家园产业发展规划》,即将提交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经开区基础设施项目稳步实施,森布日高海拔生态搬迁二期工程前期工作、西藏幸福家园投资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组建工作有序推进。
(五)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发展成果更加惠民。一是就业增收保持稳定。认真落实中央、自治区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施免费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促进城乡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实现新增就业6217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全年转移就业8.46万人、创收4.5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实施“总投资400万元以下项目交由农牧民实施”举措,引导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组建农民工(务工)联队629个,建成县区劳务品牌12个。二是民生工程稳步推进。“十大民心工程”有序推进,截止11月底共兑现资金7.6亿元。坚持“宜改则改、宜扩则扩、宜建则建”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全面完成边境小康村设计方案调整工作,积极向上衔接跑办,累计落实建设资金33.6亿元,96个边境小康村全部开工建设,玉麦幸福美丽边境小康示范乡实现搬迁入住;开工建设小康村产业项目23个,有效改善了边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积极稳慎推进抵边搬迁工作,开工建设了错那汤乌、洛扎隆拉、隆子扭林塘等12个抵边搬迁点,已竣工6个点,搬迁入住134户374人。三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面落实“三包”、学生营养改善等惠民政策,2019年下达“三包”经费1.95亿元、学生营养改善资金2711万元。全国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有序推进,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妇女“两癌”筛查工作进展顺利,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72%,包虫病基本实现“应治尽治”。圆满完成全市纪念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专题文艺演出活动,成功举办70周年国庆“我和我的祖国”文艺晚会。落实城乡低保资金1541万元,落实特困人员供养资金2076万元,集中收养孤儿432人,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6.3万人次。
(六)运行保障不断强化,生产要素供给充足。一是电油运供需平衡。截至11月底,全社会用电量达到7.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5%;累计销售成品油11.7万吨,同比增长2%;客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18352万人/公里和87876万吨/公里。二是要素价格总体稳定。持续推进价格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分析上报市场价格态势,准确掌握物价走势。积极开展旅游景区门票价格专项整治行动,各景区门票价格秩序良好。扎实开展转供电主体和趸售区域电价清理规范工作。市场货源充足,品种丰富,价格稳定,1-11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累计上涨2.3%,控制在年度目标以内,预计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控制在年度目标以内。三是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认真开展各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严格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了全市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截止11月底,全市共发生各类事故43起,直接经济损失74.7万元,同比分别上升4.9%和下降69%,未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
各位代表,一年来,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不利条件下,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稳中有进良好态势的成绩来之不易。但也应清醒认识到,当前经济运行还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如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支撑作用还不强、部分指标没有达到目标任务等等。下一步,我们一定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做好2020年各项工作十分重要。我们要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常委会关心支持下,紧扣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攻坚克难力度,鼓足干劲、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和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三、202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
(一)大力发展产业经济。一是升级发展农牧产业。持续推进青稞粉垄栽培示范,作物品种向青饲玉米延伸。加快核桃、葡萄、苹果、茶叶等种植基地建设,推进特色林果茶业发展。加强高原特色畜牧养殖基地建设,加快牦牛、奶牛、藏系绵羊、藏猪、藏鸡等特色生态养殖业发展。完善泽帖尔、氆氇、邦典等产品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二是做大做强工业。加快藏医药传承与创新发展、藏医院制剂室等项目建设,打造藏医药品牌优势。加强雅江水电开发力度,开工建设街需水电站,做好西巴霞曲开发工作和娘江曲小流域水电开发前期工作论证。加快祁连山水泥项目建设进度,积极引进区外门窗、装配式企业进藏建厂。有序开发铬铁、铅锌、岩金等矿业,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助推矿产业提质增效。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着力打造吐蕃文化核心区和东南两条环线及雅江沿线、隆子错那、浪卡子洛扎三个旅游带,提速发展文化旅游业。推动大数据产业区块链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全面铺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强力推进老政协片区商贸综合体建设。完善城乡商业网点和物流配送体系,筹建商贸物流仓储中心,加快偏远乡镇加油站建设进度。稳步推进以泽当城区为主的房地产业项目建设,保持房价稳定。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投资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围绕全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计划,逐一明确投资任务,落实地级领导督导、开复工督导、重大项目督导等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全力做好项目建设协调服务工作,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国家资金、整合援藏资金、狠抓招商引资、激活社会资本,为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抓住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牛鼻子”,加快加查大古水电站、贡嘎机场航站楼改扩建、拉林铁路、边境小康村、经开区24号道路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索朗嘎咕水利枢纽、高海拔生态搬迁二期、隆子支线机场、贡嘎机场第二跑道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圆满完成2020年目标任务。
(三)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是突出高质量脱贫。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脱贫成效监测和返贫预警机制,建立“等靠要”群众负面清单、易返贫人口清单、脱贫工作群众意见较大或发现问题较多的村居清单,从制度层面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或新增贫困人口。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机结合,加大统筹力度,加强项目运营管理,扩大扶贫产业规模,巩固利益联接机制,提高投资效益。二是抓好就业增收。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持续优化就业公共服务,努力开发就业岗位,确保全年实现新增就业5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继续落实产业扶持、项目建设、劳务输出等措施,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力争年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3%以上。三是抓好教育发展。推进学前教育普及发展,力争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0%。推进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进一步缩小教育差距,确保小学入学率达到99.99%以上、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1%。推进普通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提高普通高中本科及重本上线率,确保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5%。推进现代化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实施智慧教育工程,加快数字化校园建设。四是抓好卫生发展。加快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如期完成创建任务,提升城市品位。全面深化医药深化体制改革,做好等级医院创建工作,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或医疗集团建设。继续加强全民健康宣传教育,大力实施“1342”健康惠民巩固提升工程。五是抓好文化发展。巩固和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入开展文艺下乡演出活动,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强化文化市场监管,促进行业多业态服务。强化文物安全保护,繁荣文艺创作,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六是抓好社会保障。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加快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进社会保险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强化扶残助孤养老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持续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切实保障和改善群众基本生活。
(四)持续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继续深化财税制度、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推进“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继续深化投融资、电力、价格等领域改革。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对外开放、创新驱动、人才支撑等短板。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巩固招商成果,围绕九大发展产业,紧盯各类重要节庆时间,举办好各类招商引资推介会,邀请区内外企业赴山南开展经贸洽谈活动,以吸引更多企业到山南考察项目、投资兴业,确保重大招商项目储备有大突破。有针对性的推介好、包装好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重大项目,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见效。加紧编制完成“十四五”援藏规划和2020年对口援藏项目计划,力争九(七)批援藏项目尽早开工,创新援受方式,促进受援工作从“要钱要项目”向“要技术、拓市场、寻合作”转变,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五)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加紧出台《关于推进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求突破,五年见成效”的总体部署,以高海拔生态搬迁、易地扶贫搬迁、边境小康村建设、小城镇建设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缩小乡村与城镇的发展差距。深入推进农牧区“水电路讯网、科教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补齐农牧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持续实施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切实改善农牧区“脏乱差”问题。加快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延伸农牧产业链条,创新经营体系,推动农牧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牧区改革,盘活农村土地、宅基地、闲置农房存量资源,扎实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草原确权颁证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破除封建迷信,淡化宗教消极影响。
(六)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持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轴带节点县城辐射功能和承载能力,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拉萨山南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以幸福家园建设为抓手,着力完善经开区、高新区等节点市政道路、给排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条件,围绕“高原生物、绿色工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和高新数字经济”五大产业导向,支持沿边、中部地区在幸福家园发展飞地经济,引进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兴业,实现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做好已落户企业跟踪服务,加快灵康药业、哗叽服饰、阿爸家园、优创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尽早开工建设海思科中药饮片厂、正林医疗产业等项目。
(七)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全面开展全市“十三五”规划总结评估工作,确保科学全面总结和分析全市“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效。加强对国家和自治区层面的政策研判,加大衔接跑办力度,确保幸福家园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军民融合发展、兴边固边、生态文明、拉萨山南一体化发展等重点工作纳入自治区级规划。强化对各类规划的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援藏“十四五”规划以及各行业专项规划。谋划梳理“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项目方案,适时提前启动一批项目前期工作,争取一大批打基础、谋长远、增动力、强支撑的重点项目纳入自治区乃至国家规划盘子。
(八)全力保障和谐稳定。坚守安全生产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思想,大力开展交通运输、矿山、建筑、消防、易爆易燃品和危险化学品等领域专项整治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健全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坚守生态环保底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森林、草原、湿地保护,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消除无树村、无树户。坚守好和谐稳定底线,严格落实区、市维稳工作部署,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社会面联防联控,扎实做好敏感时期、大型活动等安保工作,确保社会持续和谐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